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0 ℃
  • 降雨:20%

團客擴增對遊客體驗與資源保育之管理與監測計畫

  • 發布日期:101-01-09
  • 瀏覽數:960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許義忠、許文昌、徐安妮
  本計畫主要目的在指認燕子口優先自然與人文遊憩指標及針對遊客量、停車狀況、與空氣品質實施監測。於民國100年6-9月間在燕子口步道蒐集資料,指標重要性完成506份問卷;監測總計完成23個工作天,每天從上午8點至下午5點;遊覽車司機與遊客訪談總共完成936份問卷。資料分析產生十個主要研究發現。
(一)、遊客認為燕子口的優先自然指標為「落石崩塌」及「空氣品質」,優先人文遊憩指標為「公廁清潔」、「塗鴉破壞行為」、及「步道維護管理」。
(二)、本計畫制定出空氣品質指標及遊客量及停車狀況之監測手冊。
(三)、燕子口步道七月平均遊客量為每天2,646人,八月為4,025人,九月為2,705人。步道每15分鐘瞬間遊客量模式為雙尖峰模式,9:45-10:45為小尖峰,15:00-17:00為大尖峰
(四)、燕子口入口處轎車流量假日一天平均有813輛、平常日550輛、颱風天450輛。遊覽車流量不受平日假日影響,一天平均有125輛。
(五)、靳珩橋及福磯大斷崖主要車流尖峰出現在15:00-17:00,平日與假日都一樣,再加上轎車擁入,即會造成公路交通阻塞與停車空間擁擠。
(六)、燕子口步道空氣品質非常優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臭氧(O3)、懸浮微粒PM1.0、PM2.5、PM7.0、PM10、總懸浮微粒(TSP),均遠低於環保署空氣品質不良標準。然而,空氣品質會大型遊覽車排放廢氣而下降。
(七)、大多數遊覽車司機與遊客都認為應該實施遊客/車輛分流辦法。
(八)、62% 遊覽車司機認為不應該管制遊客量,相對於花蓮居民49%與外地遊客的29%。
(九)、一般來說,凡是威脅到生命安全的因素,諸如豪雨、颱風、落石等天候因素都被認為是合理的封閉理由。
(十)、大數遊覽車司機與遊客認為人命關天,只要有落石就應該封閉。
本計畫提出以下三個未來研究建議:
(一)、設定燕子口步道遊客總量及每15分鐘瞬間遊客量,並展開為期三年的遊客量監測。
(二)、設定燕子口靳珩橋與福磯大斷崖每15分鐘瞬間車流量,並展開為期三年的停車監測。
(三)、建議訂定「危險步道分級制度」並進行「遊客危險知覺」研究。
本計畫提出以下七個經營管理建議。
(一)、建議可以收費以價制量及以提高公共意外責任險額度來緩和遊客量與遊憩壓力。
(二)、建議宣導遊客分散尖峰時段,以達到疏散遊客量與減緩交通阻塞。
(三)、建議可以訂定「遊客分流與賞景」制度,以符合安全性與遊客期待。
(四)、建議加強交通管制,來疏導「燕子口步道車道」的遊客量與車流量。
(五)、建議加強宣導「太魯閣峽谷」空氣品質優良,有益國民旅遊健康。
(六)、建議持續空氣品質監測,作為推動低碳運輸 (電動遊園車) 效益評估的參考。
(七)、建議監測「落石崩塌」、「公廁清潔」、「塗鴉破壞行為」、及「步道維護管理」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