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3 ℃
  • 降雨:30%

太魯閣國家公園蓮花池鳥類相的季節性變化

  • 發布日期:101-01-09
  • 瀏覽數:1610
研究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作者
王維辰、許育誠
一、研究緣起
  在鳥類群聚與棲地環境的研究中,植被的組成與外型被認為比起植物分類上的特定組成更為重要。植被受到氣候改變、天然災害或人為干擾而不斷變化,不同植物所提供的棲地環境也會影響鳥類的密度、分布及族群動態。台灣過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天然林環境,而一些已開發的環境(如農地)或進行植被復育的環境,則較少人去探討。本研究選擇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蓮花池進行,蓮花池地區過去為農耕地,在近十年前被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徵收以供保育之用。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本計畫旨在紀錄此區鳥類相在經過自然演替近十年後的鳥類相變化,藉由固定努力量的鳥類繫放,收集出現於本區的鳥種和鳥類數量資料,以期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在經營管理、復育棲地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擬定或其他保育工作上所需的基礎參考資料。

三、重要發現
  綜合2010至2011年的累積繫放成果,一共捕獲29種、447隻、733隻次鳥類,其中候鳥就有10種,佔了總數量的34.5%。也為太魯閣國家公園鳥類名錄增加了4種新紀錄種。大部分鳥種的繫放數量在二年間的變動程度都很大,各月份所繫放的鳥種數也有很大變動,二年中各月份的物種相似性指數都不高,說明此區域除少數固定在此活動的優勢鳥種外,大部分鳥種都只會短暫利用此區,作為遷移途中的停棲點或是冬季自高海拔降遷的活動區。本研究在此繫放到許多偏好利用草原環境的鳥類,如粉紅鸚嘴、黑臉鵐、小鵐與大葦鶯等,並有部分偏好利用森林環境的鳥類也會進入原先的果園區,例如鵂鶹、白耳畫眉與紅頭山雀等。預期隨著植被演替的進行,未來將有更多森林性鳥類將逐漸進入原先的果園區。

四、主要建議事項
  藉由繫放可以瞭解鳥類的遷移路徑和時間、族群數量的長期變動、觀察個體的行為、收集鳥類的生理資料(包括形值、遺傳樣本、寄生蟲)等,是鳥類研究的一項重要工作。長期且固定努力量的鳥類繫放資料,更是目前探討氣候變遷對生物影響的重要資料來源。而繫放過程中所收集的血液、羽毛與外寄生蟲等資料還可以提供給其他研究做為研究材料,是極值得進行的長期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