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10%

太魯閣國家公園蝶相監測

  • 發布日期:99-03-25
  • 瀏覽數:862
研究單位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
作者
楊平世、葉淑丹、李信德、柯心平
經過為期一年四個月的調查結果,在綠水--合流步道共發現6科112種蝶類,其中以蛺蝶科的種類和數量為最多,每個月的岐異度變化不多,優勢種主要是琉球青斑蝶、台灣波紋蛇目蝶和黃蝶類。在神秘谷步道共發現6科107種蝶類,其中以蛺蝶科所占的種類最多,但是出現數量方面則以鳳蝶科、粉蝶科和蛺蝶科較多,岐異度值在冬季和初春時偏低,優勢種主要是黑點粉蝶、青帶鳳蝶和黃蝶類,同時神秘谷步道的黑燕蝶活動數量有偏多的情況。 在蝶類利用蜜源植物方面,調查期間觀察到蝶類利用的蜜源植物在綠水--合流步道有15科30種,在神秘谷步道有8科15種利用蜜源植物最頻繁的蝶類為斑蝶亞科,其次為粉蝶科和鳳蝶科,小灰蝶科、蝶科和蛇目蝶科中的波紋蛇目蝶類也會到蜜源植物上吸蜜,但是所利用的蜜源植物多屬於菊科,蛺蝶亞科中的環紋蝶則會吸食構樹的成熟果實汁液,蛺蝶科內大部分的蝶種並不以吸食花蜜維生。 太魯閣國家公園一向以獨特雄偉的地質景觀聞名,中橫公路的開拓成為台灣東西兩岸最重要的交通路線之一,加上沿線風景優美,來往車輛絡繹不絕,但是從燕子谷燕子族群的沒落讓人不禁心生警惕,人類的各種活動為太魯閣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所帶來的災難將不只是燕子而已。隨著國人對旅遊休閒活動的日漸重視,太魯閣國家公園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遊客觀光人次,重大的遊憩壓力毫無疑問的將會對園區內野生動物的生存造成更大的威脅,針對此次的調查結 果,以下將提出幾點保護蝶類生存空間和規劃遊客賞蝶活動的建議,期能早日防範於未然,以避免本園區內蝴蝶資源遭受無可彌補的重創。 (1) 步道的維護--為了減低遊客在步道上活動時遭受危險的機率,以及顧慮到遊客行走的方便性,釵h遊憩地區總會定期清除步道上的雜草,或在步道上施工鋪設水泥或柏油,但是步道旁邊的釵h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卻因此被一併清除,結果導致蝶類活動範圍和食物受到限制,族群量大減的例子屢見不鮮,故建議在維護步道時,只要清除落石或過大的枯n 枝既可,盡量避免除草或進行其他工程。 (2) 遊客的規範--過多的遊客會干擾蝶類覓食、求偶、產卵等活動,限制遊客人數可以改善這些情形,倘若無法限制遊客人數時,則可以向遊客宣導盡量不干擾野生動物自然活動的生態之旅觀念。在野外總免不了會碰上蜂類或毒蛇,教導這類動物的生態習性及正確的應對方法,也可以減低遊客對環境的傷害和遊客本身受傷的機率。 (3) 綠水--合流步道為自導式步道,若想讓遊客對蝶類或其他野生動物植物有更深的認識,除了解說人員的帶領之外,摺頁的製作和標示牌的設立也是不錯的方式。賞蝶最好的時期是春夏季澤蘭、大頭艾納香開花期,食茱萸和賊仔樹開花期短較無法掌握,但是停留的蝶種較多,5至6月期間合流入口處則會有數隻環紋蝶的於構樹附近活動,平常天氣晴朗時,則會有不少三線蝶類在產業道路的崖邊或天空飛翔。 (4) 神秘谷步道蝶類數量最多的時間為晴天的早晨,數量最多的地方鳳蝶類主要是沙卡礑溪和立霧溪交匯口的溪谷沙地,黑點粉蝶活動範圍侷限則在觀景平台附近,最好的賞蝶路線應該是從收費站旁的小徑下溪谷,溯溪賞鳳蝶類,再上神秘谷步道欣賞春天在崖邊榕屬植物樹梢活動的紫斑蝶類,在觀景平台附近活動的黑點粉蝶,以及在廢棄小屋前金露花上吸蜜的各種蝴蝶,當然偶而也可以在流出樹汁的青剛櫟樹幹上觀察偺噬漫M小紫蛺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