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60%

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流域淡水蝦蟹調查計畫

  • 發布日期:99-03-01
  • 瀏覽數:1018
研究單位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作者
陳天任、游祥平
臺灣絨螯蟹俗稱青毛蟹,為臺灣特有的種類(Chan et al., 1995),僅分佈於臺灣東部從宜蘭到屏東的 大小溪流中。絨螯蟹屬具有特殊的降海洄游(catadromous)行為,而臺灣絨螯蟹除具有高經濟價值之外, 其生殖季節主要在春夏交際的時候,與其它同屬的種類不同,值得加以深入研究。太魯閣國家公園為臺 灣東部唯一的國家公園,其境內環境破壞與人為捕捉的壓力對於臺灣絨螯蟹的影響較小,而其中以砂卡 礑溪的臺灣絨螯蟹數量最多,所以選定砂卡礑溪為調查地點,詳細調查臺灣絨螯蟹的生物學特性,且調 查的結果可以作為日後太魯閣國家公園在臺灣絨螯蟹保育的工作上之基本參考資料。  本研究自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共捕獲臺灣絨螯蟹853尾,其中雄性219尾,最大體型為 CW75.5mm; 雌性634尾,最大體型為CW64.8mm,雌雄性比約為2.89:1。較上游雄性的平均體型為CW52.7mm,雌性為 CW48.2mm,較中游雄性平均體型為CW46.7mm,雌性為CW44.1mm,較下游雄性的平均體型為 CW46.4mm ,雌性為CW43.0mm,愈往上游體型愈大,且雄性體型大於雌性。雄性所佔的比例也增加(較 下游為16.88%,較中游為25.39%,較上游為33.33%),但仍以雌性為優勢。從各測站不同月份之體型組成 及生殖腺成熟度變化,可見臺灣CW50mm以上)其生殖腺在三月時逐漸成熟,其中雌蟹之最小有卵巢發 育的體型為CW41.3mm,至五月時生殖腺飽滿(St.3雌蟹GI達1.72,St.2雄蟹GI達0.28)便由雌蟹開始先下 海,六月時在海中完成交配、產卵,在七月時於河口處可以發現大量的大眼幼體,至變成稚蟹時便完全 進入淡水的環境一邊往河的上游移動,一邊成長。將採到的大眼幼體於實驗室中飼養,約二天後均變成 稚蟹,每十天測量一次稚蟹的體型,求得頭胸甲寬與成長天數的迴歸方程式為CW=3.47×10-2Days+2.81( r=0.97,n=13),以此方程式估算最大體型CW75.5mm約有五年以上的壽命。  以頭胸甲寬與其它形質(體重、頭胸甲長、額寬、體高、腹節長及寬、螫長及螯高)做相關性測試 發現其相關性均相當高(F-test:r>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