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3 ℃
  • 降雨:30%

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住宿承載量調查

  • 發布日期:99-03-25
  • 瀏覽數:1145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
作者
梁明本、袁雲英、王唯任
登山運動於西方國家已盛行數十年, 許多國家公園裏最主要的活動即是登山,因為完善的登山系統,使得這些國家公園擁有獨特的吸引力,吸引世界各地愛好大自然的人士前往。台灣擁有258 座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地型景觀,這樣的環境創造多元化的登山運動如山岳縱走、山岳探勘、古道踏查、郊山健行、穿越叢林、攀岩、溯溪、冬攀、雪地訓練………等活動,而成立了三座高山型國家公園,顯然具備了發展登山運動的條件。 身為跨世紀的登山人士,是否該有一些省思調整過去的登山模式「攻山頭主義」或是「征服」,繼而取代的應是知性、感性及自然體驗的大自然代言人。也因地球只有一個,全球如火如荼的展開環保意識、生物多樣性、生態承載管制觀念推展,而我們也不例外的推行。
  台灣的山區面積佔全島土地的三分之二,而台灣登山人口已經發展到相當的數量,隨著休閒時代的來臨,登山的風氣只會越來越盛。不只如此,隨著台灣走向國際化,國際人士來台登山的機會也可能增加,這似乎是不可擋的趨勢。國外許多知名的登山地區,環境管理單位皆有一套作法,對於減低人類干擾、登山活動進行及旅客安全上取得平衡點。
  在台灣地區,目前三座高山型國家公園中,玉山及雪霸國家公園目前已有訂定承載量之管制措施,在假期及平常日均有明訂入園申請許可人數,以達兼顧山友親近山林及環境保育之目的。然而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目前因為範圍遼闊,山屋均係屬避難山屋性質,因此一直並未在承載量上進行較深入之探討及管制措施。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南湖及奇萊山區向來是登山界熱門的登山路線,為因應環境維護及山友權益,乃著手進行本項調查,期能提供國家公園經營管理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