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2 ℃
  • 降雨:10%

太魯閣國家公園較大型野生動物調查與長期監測樣點設置

  • 發布日期:108-03-28
  • 瀏覽數:1412
研究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
作者
戴興盛教授、裴家騏教授

 

摘要

本研究於107年4月~10月期間,共進行了11條路線的動物痕跡調查,範圍涵蓋11個次級水區、海拔分布60~3,193公尺。沿線調查共記錄到13種哺乳類以及4種雉科鳥類。各路線的調查效率,以「西寶山」最高,每公里可記錄到2.53個物種。整體而言,「西寶山」與「托博闊」、「權巴宇山」動物痕跡密度較高的路段,為動物相對豐度較高的區域。較大型的野生哺乳類,獼猴、山羌、長鬃山羊、水鹿和野豬,為本研究調查方法中,最普遍記錄的物種。其中,水鹿、野豬的分布較不連續。過往認為分布海拔較高的水鹿,在海拔736m處即被記錄到,且透過訪談得知近年有往低海拔擴散的趨勢。將來若要選擇動物族群波動具代表性的區域架設相機,水鹿與臺灣野豬的分布應該會是主要的參考依據。錄音資料總共記錄到12種物種,包含哺乳類5種、雉雞科2種、鴟鴞科5種。山羌、黃嘴角鴞、白面鼯鼠為廣布型物種,幾乎所有的錄音機皆有記錄。大赤鼯鼠的分布則較為侷限,僅在海拔1120m以下的錄音機有記錄。若要使用錄音資料,作為各物種族群豐度的相對指標,則須更進一步分析錄音資料,方能建立較準確的指標。後續長期監測的地點應該要包括:鄰近人為活動但受干擾的頻率較低、深山物種豐富度高、人為活動頻繁動物豐富度低,以及水鹿、野豬、中華穿山甲、小鼯鼠有記錄的地區。



關鍵字:族群分佈模式、自動錄音機、沿線調查、野生動物豐富度、野生動物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