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2 ℃
  • 降雨:30%

太魯閣國家公園三棧溪流域動物族群估測及監測模式之建立

  • 發布日期:99-03-25
  • 瀏覽數:1050
研究單位
慈濟大學
作者
張永州、林在田、蕭士揚、簡純青
三棧溪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部,流域面積約90平方公里,佔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十分之一。礙於地形的關係,以致該流域內之動物相分布現況,一直未有完整性的調查研究,以致無從得知,溯溪活動或一般活動對溪流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藉由本計畫的進行,希冀建立三棧溪流域水生生物相之基礎資料,並嘗試對單一物種之族群量加以評估,並監測其長期之變動情形,以解決面臨保育與管理可能衍生的問題。 經過數次的探勘及調查,選定8個調查區做為主要調查的河段。其中調查區1位於河口區、調查區2~4位於三棧北溪、調查區5~8則在三棧南溪。每三個月於各調查區進行魚類、蝦類及蟹類之物種組成調查。魚類的採樣方法以竿釣及電魚法為主,手抛網、刺網及手抄網為輔;蝦類則以籠具為主,網具及電氣法為輔;蟹類則以籠具及網具為主,雙手為輔。陸域動物相調查基於人力、物力及設備的考量,以訪談經常進出三棧溪流域的原住民,作為調查研究資料之來源。 動物族群量之估測則選定台灣鏟頜魚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估測方式係利用標識-再捕的方法來評估各調查區之族群量的變動情形。標識方式則採用CWT(Coded Wire Tag)來進行。再以Chapman所修正的Petersen method來進行估算族群數量。 第1調查區的兩棲類僅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1種、魚類有15科29種、蝦蟹類則記錄到9種。第2、3及4調查區屬於三棧北溪河段,兩棲類的分布有3科9種、魚類種類有5科13種、蝦類6種及蟹類3種、哺乳類的分布有14種。調查區5、6、7、8屬於三棧南溪的河段,該區域兩棲類共有9種、魚類種數多達8科21、蝦類10種及蟹類3種、哺乳類的分布有12種。三棧溪流域分布最廣的哺乳類為台灣獼猴、白鼻心及台灣野豬,最少見的則屬白面鼯鼠及台灣黑熊。分布最廣的兩棲類應屬黑眶蟾蜍、日本樹蛙及斯文豪氏赤蛙,最少的是艾氏樹蛙及莫氏樹蛙。鱸鰻、日本禿頭鯊及大吻蝦虎在所有的調查區皆有分布。最為少見的淡水魚莫過於溪鱧、泥鰍及環帶黃瓜蝦虎。蝦類則以大和米蝦及貪食沼蝦分布最廣。 選定台灣鏟頜魚作為族群數量估測的對象,其原因有二,其一因為台灣鏟頜魚是三棧溪分布最廣的初級性淡水魚類;其二因為台灣鏟頜魚為可利用的淡水魚類資源。第7調查區台灣鏟頜魚族群量之估測值變動介於145~689尾、第8調查區計算所得之估測值為807尾,95%之信賴區間為0~2120尾、第2調查區則介於184~689尾。 調查區8 位於生態保護區的邊緣,對外來種魚類台灣石賓是否會擴散至此,值得加以追蹤。調查區3及調查區4 屬於特別景觀區,宜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才能使其保有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調查區2、調查區6及調查區7屬於一般管制區,為人為干擾最嚴重的河段,應持續追蹤調查遊憩壓力所造成的影響。 賞魚區設置需考慮以下幾個原則:1、安全性;2、宜設置在緩流區;3、水深不宜過深;4、魚類族群數量及種類數較穩定的河段;5、不需特殊裝備人力可以到達。基於以上原則,在今年的調查過程發現,調查區5及調查區6的河段,皆適合規劃為賞魚區。 若能配合三棧溪的封溪及開放等管制措施,再進行更長期的調查研究,相信對於三棧溪未來的經營管理上,會有相當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