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1 ℃
  • 降雨:30%

太魯閣國家公園烏頭翁及白頭翁之分佈調查

  • 發布日期:99-03-25
  • 瀏覽數:1229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劉小如
烏、白頭翁的分佈,近四十年來有相當程度的改變。根據Hachisuka and Udagawa (1950及1951)的報告,白頭 翁當年的分佈是自台灣北部蘭陽平原以西,向南延伸至潮州、大武山區一帶,生存於海拔高度1200公尺 以下的西海岸。烏頭翁是蘇澳以南的東海岸,以及台灣南端。此兩位學者明確的指出宜蘭無烏頭翁也無 白頭翁,故兩種鳥之分佈在北部並不相接,但是南部的情況卻未說明清楚。他們說白頭翁分佈之南限是 大武山一帶,但有人在潮州見過,與烏頭翁之重疊區不過只有2公里寬,但又說二者在恆春一帶重疊。而 潮州與恆春之直線距離也不止60公里。可能此處之恆春是泛指台灣南端,實際上是指潮州一帶。 到1960年代後期,白頭翁之分佈已向東擴展,不但包括了蘭陽平原,也已向南延伸到太魯閣天祥一帶 Severinghaus and Blackshaw 1976 ),而且分佈地區之海拔高度也升高到1800公尺。根據S.R. Severinghaus的個 人記錄,烏頭翁與白頭翁於1970年代初期是在天祥一帶及自楓港向北13公里的地區重疊。他在蘇花公路 沿線,曾見到多隻雜交白型的個體,在台東縣大武也曾見一隻雜交白型,另外並曾在楓港以南四公里處 見過一隻白頭翁。在重疊區所見之烏、白頭翁,58%是兩種混合成群的。 到1980年代末期,白頭翁在北部之分佈範圍已繼續南移到三棧、北埔一帶。而在南部之分佈範圍,據說 也北移到枋山一帶(張瓊文提供之資料)。此外其分佈之海拔上限至少已升高到2300公尺。烏頭翁分佈之北 限如今是崇德與和仁之間,蘇澳與和仁之間僅見雜交個體;南部之分佈狀況因未去調查並不能肯定,但 張瓊文曾在枋寮一帶見過。烏頭翁分佈的海拔上限並無歷史資料可供參考,目前所知之上限是南部橫貫 公路上海拔1546公尺之摩天(廖聖福提供資料)。 目前烏、白頭翁在和仁、北埔、西寶之間,及枋山與枋寮之間重疊。南北兩端之重疊區較均往年更寬 廣。由此可見,近40年來此兩種鳥之間隔離正在急速瓦解。原來阻隔此兩種鳥互相交配之因素,很可能 是地理的隔絕。台灣島上在中低海拔,原始林覆賒捫n原很寬廣,而大片原始林並非烏、白頭翁理想的 棲息環境。四十年前此兩種鳥可能剛開始在南部接觸,十七年前兩者之接觸面已擴大,也已有相當程度 的雜交,今天雜交的程度,至少在太魯閣一帶已十分普遍。 雖南部之烏、白頭翁分佈狀況仍有待求證,但白頭翁分佈範圍之擴張是確實的。範圍擴張之理由,主要 應是台灣島上自然環境的改變。隨著人口的增加及擴散,愈來愈多的森林被砍伐,農田聚落的面積愈來 愈寬廣,也愈向中高海拔推進。公路的修建及公路兩旁植物相的改變,更形成了促成兩者鳥溝通的通 道。北部幾條交通幹線完成通車之年代,蘇花公路是1932年,北宜及北橫公路1952年,中部橫貫公路1960 年,南部的南迴公路是1940年。這些公路的完成,無疑加速了烏、白頭翁之相遇與雜交。佛教徒相信釋 放野生動物到野外可以為個人在陰間積德,因此近年來放生活動極為頻繁。但放生人士對生態環境及動 物本身並不瞭解,因此曾有多次將白頭翁帶到烏頭翁分佈地區釋放的行為,而更擴大了雜交面。目前除 南北二區外,廖聖福及鄭漢文兩位先生曾於1987年生殖季在台東市內見過一對烏、白頭翁雜交,並成功n 地育出三隻幼鳥。墾丁國家公園之南仁山生態保留區中,近五年來也曾出現過雜交白型的個體(李沛沂提 供之資料)。 若長此以往,可能此兩種鳥之血統會完全混合而形成一種中間種。 為追蹤這個在生物上及保育上都重要的現象,除應繼續調查其分佈範圍之轉移外,也應進一步利用腳環 等標誌來標示個體以供辨認,然後仔細調查各族群之活動範圍,生態需求及繁殖狀況,以比較純烏頭翁 、白頭翁,及雜交個體在生態需求上,繁殖力及死亡率的異同,以確知此兩種鳥之種間差異是否逐漸消 失中。若雜交個體之存活率較低,或有其他在自然界會被淘汰的特質,則兩種鳥之獨立性應能在自然界 繼續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