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2 ℃
  • 降雨:30%

原住民文化與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研究:太魯閣立霧溪流域人文活動之研究

  • 發布日期:99-02-09
  • 瀏覽數:1272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劉益昌、王淑津、鍾國風、林美智、柯森萍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立霧溪流域受到地形因素影響,早期史前人類活動較少,目前已有的資料顯
示,從史前時代新石器晚期開始,下游河口附近就有聚落分佈,金屬器與金石並用
時代聚落則往中上游延伸,過往學者建構立霧溪區域史前文化內涵與發展過程,初
步認為具有二個早晚不同時期的文化層,早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最晚階段,也許暫以
「太魯閣類型」稱之;晚期明確屬於廣義十三行文化的範疇,且具有地方特色,稱
之為「普洛灣類型」。隨後,立霧溪流域即進入西班牙人與荷蘭文獻記錄的歷史初
期,因砂金資源競爭而來的複雜族群關係明顯可見。由於區域考古工作進行不多,
有關立霧溪流域人群與文化,立霧溪流域的人文活動歷史向例以太魯閣族人在此一
區域活動為主體,頂多回溯至太魯閣族人東遷時口傳所接觸的Mək-qaolin 人,從史
前晚期至歷史時期早期的銜接等問題仍懸而未決。歷史學者從爬梳西荷時代以來文
獻史料,指出哆囉滿地區(今立霧溪流域下游)為古老產金之地,同時也是西方人
在台灣追尋金銀島最後所確認的地點,不過此一階段的金產業顯然只能追溯到十七
世紀。考古學者在台灣地區發現北、東部地區部份遺址出土黃金飾品,其年代可以
早至距今1800 年前,顯示比歷史記載更早階段即有黃金做為人群交易的媒介或物
品,此一黃金飾品的來源究竟為何,為學術界應當追索的課題。
本計畫選擇立霧溪流域以及下游河口沖積階地北側的崇德遺址作為主要研究
對象,研究此區域人群關於資源與技術的運用,及其與周遭區域的交換與文化互
動。有關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立霧溪流域的研究,以及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建構,
以往大都以地質景觀作為申論的依據,本研究嘗試透過立霧溪流域具有豐富的砂金
蘊藏與人群的冶金、冶鐵活動,建構立霧溪流域的人文產業活動的知識體系。除了
涉及史前時期以迄當代的生業型態變遷以外,在自然瑰麗的奇景中,考古遺址所留
下的人類活動的軌跡,將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作為文化與自然遺產綜合的複合型世界
遺產不可或缺的人文故事。
原住民文化與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研究:太魯閣立霧溪流域人文活動之研究
二、研究過程與重要成果
本計畫首先爬梳立霧溪流域金產業活動相關文獻與專著,理解荷蘭與西班牙人
時期認知的立霧溪流域人群、產業活動及其與周遭區域的互動概況。其次,回顧日
治時期因砂金開採活動,在立霧溪流域下游河口沖積階地出土遺物的相關紀錄報導
與專文,並到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檢視該批遺物。最後,根據歷年關於崇德遺址的調
查資料與2007 年地表調查概況,選擇陶片、鐵渣、爐壁等遺物分佈密集的崇德社
區衛生室東側旱作地,進行兩處2×2 公尺的探坑進行試掘,試圖釐清此區域可能的
人群活動行為與物質文化遺留。
兩處探坑的地層堆積地層相同,由地表往下分別為耕作土層、文化層、原生的
自然沖積礫石層等三個地層。耕作土層出土遺物包括鐵渣、磨製穿孔圓板、橙黃色
夾砂陶、帶附加堆紋的折肩陶片等。另外以2mm 篩網孔隙所淘洗的出土遺物包括
有魚牙齒、貝類、獸骨等生態遺物,以及紅、黃色系的玻璃珠、藍色玻璃管珠、橙
黃色管狀陶珠殘件等珠飾品。文化層除了出土陶片、鐵渣以外,另有少量瓷片。重
要的是出土幾件金製品,包括一件是約4mm 的方形金薄片、一件長條捲曲狀的金
薄片,另一件是條狀螺旋形金飾等。
本計畫崇德遺址發掘出土遺跡與遺物,經過整理分析與比對研究,顯示幾點研
究結果。
1.崇德遺址的年代
本次發掘文化層出土木炭,經送美國Beta 實驗室進行加速器(AMS)測定,
測得碳十四年代經校正後在1300-1180B.P.之間,此一結果顯示遺址此一區域為十三
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的早期階段,其上限至少在距今1200 年左右,結束年代尚不能
肯定。不過根據地表調查以及台灣大學所藏1930 年代採金出土的文化遺物,可以
確定本遺址亦有晚期之文化遺物,其年代可以在距今600-300 年之間,亦即此一遺
址之年代可能在距今1200-300 年之間,甚至可能更早。
2.遺物內涵
本次發掘出土陶器、珠飾、金飾品、鐵渣與爐壁等文化遺物,經過分析、研究,
除了說明該區域可能有煉鐵活動以外,進一步指出崇德遺址所在地應為北部十三行
文化與東部靜浦文化互動的中介要地。
三、研究意義與未來議題方向
1.台灣冶鐵與金文化
既有考古資料顯示,金屬器與金石並用階段,沿著台灣北海岸到東海岸已發現
的煉鐵遺址分別是台北縣十三行遺址、台北縣中角遺址、宜蘭縣利澤簡遺址、宜蘭
縣海岸遺址、花蓮縣崇德遺址、花蓮縣三富橋遺址等多處位於海岸地帶的史前遺
址。崇德遺址文化內涵,則兼具十三行文化與靜浦文化之特色,且位於北部與東部
二大文化的中介位置,當為冶鐵技術與冶金文化傳播的重要據點。
2.立霧溪流域的人群移動及其與周邊區域的互動
一般人思考立霧溪流域的人群居住史,主要是從泰雅族遷居來此的故事,以及
他們口傳歷史與猴猴人談起。根據考古資料顯示稍早時期立霧溪下游與中游乃至於
上游皆有人群居住,這就是所謂的十三行文化普洛灣人類型人。這些人為何在史前
晚期金石並用階段,從台灣北海岸沿著宜蘭南下,選擇立霧溪河口居住,甚至一路
進入溪谷,其遷徙動力很可能與尋找砂金資源有很密切的關係。
3.主要貢獻與未來研究議題
當代歷史學與地質學的分析研究,只能說明十七世紀以來的金產業活動。但此
一階段顯然不是台灣金文化使用與生產的一個環節。考古發掘結果顯示至少在距今
1500 年以來就有使用金器的文化體系,其中在崇德遺址的發現,初步證實具有金的
製造技術的可能。此一發現使我們思考台灣金器使用與系統的早期階段,當為史前
時代金屬器與金石並用時期的早期階段。透過本計畫的發現,進一步需研究與解決
的課題,包括:
(1)立霧溪流域人群的移動與金產業關係之研究
(2)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與東台灣、菲律賓等區域的人群互動
(3)台灣史前時代煉鐵與冶金文化的沒落與衰微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