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40%

太魯閣國家公園高山生態系--台灣水鹿棲地使用之研究(一)

  • 發布日期:99-01-12
  • 瀏覽數:1228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王穎、顏士清、廖家宏、葉建緯
一. 研究緣起
了解動物對其棲地環境的使用方式,為進行保育工作的重要關鍵。台灣水鹿為台灣特有亞種,但目前對水鹿之深入研究仍極少,因此本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研究地區,深入探討水鹿在此區的分布情形、相對豐度、棲地環境的偏好、環境因子與棲地選擇之關聯、及人為干擾對其分布與行為的影響。
二. 研究方法及過程
本研究於2008年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以穿越線調查普查園區內水鹿分布情形與相對數量,並配合紅外線自動相機,分析其對棲息環境之偏好,再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與基因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 for rule-set prediction)分析影響水鹿分布之環境因子,建立水鹿棲地預測模式,另外並評估人為干擾對水鹿分布與行為之影響,作為未來經營管理之參考。
三. 重要發現
在南湖山區及其鄰近山區、耳無溪流域、奇萊山區與磐石山區均有穩定水鹿族群,合歡山區則除瀧奧山一帶外並未發現水鹿。水鹿痕跡密度於草坡與溪流環境最高(9.52 次/公里、3.32 次/公里),而草坡與針葉林交界的地區也是水鹿經常使用的環境,GARP運算結果顯示NDVI值(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植生指標)、與道路距離、土地利用型、坡度四個因子所架構的預測模式可產生可靠的水鹿分布預測圖,小奇萊至黑水塘山屋一帶是未來水鹿擴散的可能區域,也可作為人為重新引入的候選地點。評估狩獵壓力與遊憩壓力結果推測水鹿主要分布在狩獵壓力低的地區,而遊憩壓力可能影響了水鹿對人類之行為反應,但對水鹿分布之影響不如狩獵壓力之重。
四.主要建議事項
立即可行建議:對尚未調查之地區進行水鹿分布與相對豐度之調查;目前調查區域未能涵蓋到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境,且自動相機之架設數量與工作時數尚嫌不足,建議未來可繼續至未調查區域進行調查,增設自動相機探討水鹿對環境的選擇情形;狩獵壓力為影響水鹿分布之重要因子,建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與警察機關合作,加強對狩獵行為之控管。
中長程建議:可利用GPS項圈深入研究水鹿之棲地使用、活動範圍、與季節性遷徙情形,以對水鹿之生態習性有更完整之了解,作為未來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