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3 ℃
  • 降雨:40%

「歌中劇」表現太魯閣族文化,「樂•太魯閣」影片正式發表

  一部以太魯閣族傳統音樂為主軸,並以歌中劇手法來呈現太魯閣族文化的影片「樂。太魯閣」,12月13日下午正式發表,透過音樂及劇情帶領大家深入瞭解太魯閣族文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曾偉宏處長表示,太魯閣族文化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這不只是一部值得欣賞的影片,同時也透過影片將珍貴的文化作很好的記錄與保存。
  影片中除了一首接一首的太魯閣族傳統歌曲及樂器演奏之外,旁白也都是以太魯閣族語發音,而演員也都是來自各太魯閣族部落的素人演員。故事是關於一個被笑稱『沒鼻子』的獵人勇士(不敢接近女生的男人),邂逅一位鄰近部落善於織布、美麗的女孩,雖然一見鍾情,卻不敢表白,勇士的家人為了幫他贏得芳心,策動一場「搶婚計」。搶婚是太魯閣族舊有的婚俗之一,並不常見,但真實發生過,而且搶婚過程稍有不慎,也可能引發部落糾紛甚至出草的行動。
  影片情節中還描述太魯閣族的東拓、紋面、織布、藤編、木琴、口簧琴演奏、狩獵智慧、農耕和採收小米等,例如:太魯閣族的紋面有什麼意涵、織品上的織紋圖騰從何而來、長者如何安排子女親事等等,製作團隊把這些文化內容都融入優美的古調歌謠之中,並且把風光俊秀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化身為天然的大舞台,展現太魯閣族的文化底蘊。
  欣賞完影片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首任處長徐國士教授表示,這部影片很講究考據,而且用故事和太魯閣族音樂巧妙的連結,使節目很有可看性,可以看得出製作很用心,不僅拍得好,演員的表現也都非常好,這是他看過最好看的太魯閣族影片。參與演出的太魯閣族苡莉.馬邵表示,這部影片記錄了太魯閣族的文化,甚至有些內容也是看了影片才知道的。參與演出很辛苦,但看到影片完成覺得很感動也很感謝。
  發表會現場還特別安排「女子織布和男子傳統狩獵生活」的歌舞短劇:看勇士們表現男子氣概,聽大地子民即興吟唱;每位演出人員都是真正的太魯閣族,他們的衣飾和語言都經過考究,精彩的演出也贏得現場所有人熱烈的掌聲。
  在太魯閣族人(Seejiq Truku)的歷史記憶裡,祖先從發源地來到Truku Truwan-即中央山脈的西側,今日南投縣仁愛鄉靜觀一帶,後來隨著族群繁衍,人口越來越多,逐漸產生耕地不足及獵區爭奪等等問題。十七世紀左右,許多族人陸續離開Truwan,向太陽昇起的方向展開遷居開墾的旅程,他們翻越了中央山脈、克服奇萊山和合歡山的重重險阻,散居在立霧溪、木瓜溪流域和陶塞地區,曾被稱為東賽德克群,在2004年1月14日正名為「太魯閣族」,成為台灣第十二族的原住民族。
  現今許多太魯閣族人依然遵循百年前的傳統,戒慎持守,回應祖靈的呼喚,幾經時代更迭,依然能夠透過歌謠、樂舞和祭儀,延續族群的文化生命。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保存太魯閣族珍貴的人文資產,精心製作這部影片,透過歌謠、樂器和表演者來呈現,也讓大家更深入瞭解太魯閣族的山林文化。太魯閣國家公園除發行DVD之外,也將在布洛灣遊憩區接受影片預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