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5 ℃
  • 降雨:20%

砂卡礑步道

關閉
  • 更新日期:113-07-02
  • 瀏覽人次:
  • 砂卡礑步道災損照片
  • 砂卡礑邊坡步道災損照片
  • 蝴蝶美景(.png)
  • 第二站-白肉榕(.jpg)
  • 第六站-水濱教室 (.png)
  • 第七站-斯維奇(.jpg)
  • 砂卡礑步道-路線圖(.png)
  • 砂卡礑步道(.jpg)
  • 砂卡礑步道-水石褶皺之美(.jpg)
  • 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溪(.jpg)
  • 砂卡礑步道-停車場花圃(.jpg)
  • 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橋俯瞰(.jpg)
  • 砂卡礑步道(五間屋)(.jpg)
  • 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橋眺景(.jpg)
  • 砂卡礑步道(無患子)(.jpg)
  • 砂卡礑步道(三間屋)(.jpg)
  • 砂卡礑步道(水同木)(.jpg)
  • 砂卡礑步道(山芙蓉)(.jpg)
  • 砂卡礑步道(幹花榕)(.jpg)
  • 砂卡礑步道-小錐麓連接步道入口(.jpg)
  • 砂卡礑步道-蕨類植物(地錢)(.jpg)
  • 砂卡礑步道-褶皺之美(.jpg)
  • 砂卡礑步道-(1K大觀景平臺)岩石褶皺(.jpg)
  • 砂卡礑步道-蕨類植物(伏石蕨)(.jpg)
  • 砂卡礑步道-水石之美(.jpg)
  • 砂卡礑步道(油桐花)(.jpg)
  • 砂卡礑步道(油桐花廊)(.jpg)
  • 砂卡礑步道-近三間屋(日屋舍遺址)(.jpg)
  • 砂卡礑步道-溪流魚類(大吻鰕虎)(.jpg)
  • 砂卡礑步道-沿臺電施工便道修築(.jpg)
基礎資訊
管理單位蘇花管理站
步道分級第1級
海拔60公尺
步道長度4100公尺
步行時間 往返約4-6小時
旅遊叮嚀1.砂卡礑溪溪水湍急,禁止離開步道範圍或進入溪床、從事游泳溯溪,營火、烤肉及其他國家公園禁止事項。
2.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除了回憶什麼都不留,請勿採摘花木、撿拾漂流木及石頭,以免觸法。
3.本步道五間屋(1.5K處)之後屬自然原野步道,請小心懸崖,注意毒蜂、毒蛇。
位址MAP
聯絡電話03-8621100分機321、322
QR Code地理條碼

步道簡介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溪河床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60公尺,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坡度較緩的地方,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坡度較陡的地方,只見低矮的岩生植物,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動植物生態豐富,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觀景平台,供小憩賞景。

砂卡礑步道地圖

*目前步道全線開放,需原路折返。

砂卡礑步道實景路線圖
 

歷史人文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砂卡礑步道一景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距步道入口約1.5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砂卡礑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



地質簡介

從砂卡礑橋往下俯瞰,清澈的砂卡礑溪緩緩注入立霧溪中。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因此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溪水都能保持清澈。可觀察到匯流口附近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溪石,這也是因為岩石崩落後尚未能經過長距離的滾動,因此保留原有的大塊巨石的形貌。
砂卡礑步道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皆屬於變質岩。

砂卡礑溪谷美景
 

生態環境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60公尺,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乾濕兩型的特色。在坡度較緩的地方,土壤堆積較厚,形成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森林,樟科楠屬及桑科榕屬的植物是優勢樹種,例如樟樹、大葉釣樟、大葉楠、稜果榕、幹花榕、雀榕等。坡度較陡的岩壁上,土壤不易堆積且較為乾旱,只見一些低矮的植物攀附在岩石表面,或是緊抓著岩縫而生,這類植物是比較耐乾旱的岩生植物,在此常見的是台灣蘆竹、沿階草等。清澈的溪水及茂密的森林提供了動物們良好的棲息環境,魚、蝦、蟹、水生昆蟲及蛙類是溪中的主角,溪床上則常見到鉛色水鶇、紫嘯鶇、河烏等溪流鳥類流連覓食;步道上可見昆蟲、蝶類、蛇類、山鳥…,偶而還可見到台灣獼猴等哺乳動物,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

卡礑步道蝴蝶生機
 

第一站 步道起點

砂卡礑步道入口位於砂卡礑隧道西洞口外,從入口循著迴旋梯直下即可到達步道起點。步道起點設有解說牌,對砂卡礑步道有全面性的介紹。從這裡向南望去,可看到砂卡礑溪水注入立霧溪中,就在步道對岸匯流口附近也形成河階地形,那裡曾是太魯閣族人的部落。

砂卡礑步道步道起點

 

第二站 白肉榕

陡直的山壁,有一棵白肉榕斜長在岩壁上方,看起來危危顫顫的,它卻從上而下伸出密密麻麻粗細不一的根,牢牢的抓住岩壁,施展出高明的攀岩功夫,令人無可撼動。這是榕樹的纏勒現象,也是它的生存之道,發生的原因和布洛灣上台地「樹抱石」一樣。緊抓著岩壁,不僅能幫助它吸收到足夠的水分,也可以讓它不容易被風雨扳倒,當然岩壁也因為有樹根的攀附,而有水土保持的功能,使山壁不至於崩落。生活在這裡的原住民早已深知這個道理,絕不輕易除去岩壁上的樹根。砂卡礑步道上由於榕樹分佈相當多,因此榕樹緊抱山壁的現象也四處可見。

白肉榕一景
 

第三站 蕨類石壁

這片幾乎垂直的大石壁上,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除了苔蘚類外,也有種類相當多的蕨類,包括伏石蕨、石葦、腎蕨、海金沙、卷柏等,適合作蕨類觀察。

蕨類植物(伏石蕨)  卡礑步道-蕨類植物(地錢)
 

第四站 油桐花廊

步道旁有幾株高大的油桐樹,沒有開花時並不容易被注意到,但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盛開滿樹雪白的花朵,落花鋪滿這段步道,頗富詩情畫意。仔細觀察油桐的葉片,基部有兩個突起,看起來像是螃蟹眼睛,有時還可以發現有螞蟻穿梭其間。其實那兩個突起是油桐的腺點,會分泌蜜汁供螞蟻吸食,而螞蟻則以保衛葉片不受其他昆蟲咬食作為回報,因此油桐的葉片大多能保持完好。大戟科的野桐、血桐、蟲屎、白匏子等植物都有腺點。

油桐花廊
 

第五站 大褶皺

從這裡仰頭上望,可以看到對岸裸露的山壁上有許多柔美的線條,像千層糕一般,層層分明地堆疊著,這種地形稱為「褶皺」。這些岩石遠在數十到數百萬年以前,都被深埋在超過十公里以上的地底下,在地層深處的高溫與高壓作用之下,岩石是半流體的狀態,且相同成分的礦物會聚合在一起,形成層層顏色分明的現象。由於臺灣受到板塊運動劇烈的影響,地殼快速隆起,地底下的熔岩很快被推擠上來,快速冷卻,隆起的岩石再經溪水切割,於是美麗的褶皺就這樣形成了。這片山壁除了褶皺之外,還可看到山壁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洞穴,這是砂卡礑溪的傑作,在溪水切割的過程中,水侵蝕岩層較鬆軟的部分,而留下較硬的部分所致。

大褶皺
 

青綠可愛的莫式樹蛙

 

第六站 斯維奇

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包括稜果榕、幹花榕、雀榕、水同木等都是「斯維奇」,由於此地榕樹族群數量相當多,因此太魯閣族人也以「斯維奇」為地名。此處為平坦的河階地形,至今仍有太魯閣族人在此農耕,以種植山蘇等作物為生,過去因有五間房舍,也稱為「五間屋」。

斯維奇
 

第七站 大水管

橫跨砂卡礑溪谷的綠色大水管,是立霧發電廠引立霧溪水發電的輸水管,水管下方的溪床開關,形成2-3個大水潭,水色是翠綠或碧藍,平靜的潭面下,除了堆積的卵石之外,也常有許多鰕虎平貼在石頭上或啃食石頭上的青苔,適合觀察水生魚類。
 

第八站 攔砂壩

攔砂壩為放流式水壩,將砂卡礑溪水用全長879公尺的水道引至立霧發電廠,供發電機組冷卻及人員飲用。水量豐沛時,溢流水會順著溪谷流到下游;但水量較少時,溪水幾乎被水壩完全攔截,水壩下游則幾近枯竭。豐水期,偶爾可見小鰕虎沿著潮濕的壩堤慢慢往上爬,甚至鷺絲等鳥類也會在水壩上,等著快爬到壩頂的鰕虎,輕而易舉地就飽食一頓;枯水時,鰕虎的溯河之旅就只能到壩下為止,而無法越過阻隔的水壩。

攔砂壩小鰕虎

攔砂壩不僅影響到砂卡礑溪的水流,對於溪流生物而言,更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高牆。
 

第九站 三間屋

砂卡礑步道走道盡頭是「三間屋」,這裡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因過去有三間屋舍而稱「三間屋」,但太魯閣族人卻稱這裡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仔細觀察這裡,陽光並不充足,陰濕的環境正是適合姑婆芋的生長,過去應是長滿姑婆芋而得名。

三間屋

步道口距三間屋4.1公里,建議您走到三間屋之後,小憩之後需循原路折返。

服務設施
公廁、停車場、觀景台、公車站、解說牌、無障礙公廁、無障礙停車場
交通資訊
自行車自行車友可利用砂卡礑停車場或太魯閣台地小型停車場之自行車專用車架;步行前往砂卡礑步道。
客運花蓮、太魯閣客運及臺灣好行接駁車會停靠遊客中心(太魯閣台地公廁前方),建議於遊客中心下車,再向西步行從砂卡礑隧道左側人行道經小錐麓步道到砂卡礑步道入口(小錐麓步行約20分鐘)。太魯閣往天祥方向公車車班有停靠砂卡礑,亦可在此站下車前往。
開車經台九線抵達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或台八線中橫公路經東西橫貫公路牌坊(閣口)過錦文橋左轉至太魯閣台地後步行前往。
停車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入口就在隧道口右側的砂卡礑橋橋頭。車輛可通過砂卡礑橋置於停車場,再步行回到步道口。大型車輛可使用西拉岸隧道左側車道臨時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