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1 ℃
  • 降雨:30%

野生動物救傷 -山羌

  • 發布時間:103-05-26
  • 瀏覽數:1445
本(5)月19日2名美籍遊客通報本處,於寧安橋台電施工便道上發現一受傷之動物,經保育課同仁立即前往該處探查,發現步道上有一受傷的母山羌,經現地初步檢視,除外表多處外傷外,呈現後軀麻痺以致無法行動。經緊急聯繫主管機關-花蓮縣政府後,即刻將山羌送至特約救傷動物醫院治療。
該山羌經動物醫院全身檢查後,發現左右後肢和腰部脊椎均有骨折現象,研判應為外力撞繫(如高處跌落等)所致,並呈現血糖過低之情形,雖經醫院盡力搶救後,於5月21日仍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對於本次山羌未能成功救治除感遺撼外,但對熱心通報之遊客深表謝意,對於遊客野生動物的通報,除可顯示一般大眾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和愛護外,任何一筆野生動物發現,不論是目擊或救傷的通報,對於本處野生動物監測都具有極大的生態價值。

【山羌小檔案】
山羌為偶蹄目鹿科動物,是台灣地區鹿科動物中體型最小者,目前為政府公告第3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山羌體型如中型犬,全身大致為黃褐色,公羌前額為黃色,成羌頭上有角柄明顯之短角,母羌則無角且前額為黑色。其俗名「四目仔」,即在描述山羌頭部明顯的眶下腺如同2顆大眼之特徵;而其奔跑時尾巴翹起露出白色尾下,而又有「翹尾仔」之別稱。
目前台灣地區之山羌雖然廣泛分布,從平地至3700公尺干擾較少之森林都有分布,常在森林邊緣、干擾後或孔隙等較為開闊的環境覓食。但因經濟開發造成的棲地破碎化和獵捕壓力,仍時時威脅著其族群的生存。

(參考資料:臺灣地區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