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於2015年10-12月間,針對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與黑熊食性最相關的青剛櫟族群,進行相關文獻搜集與野外的樣區調查,探討青剛櫟族群在環境梯度上的分布模式,並架設自動相機捕捉取食櫟實動物身影,以供保育措施制定參考。研究期間於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綠水-文山步道、豁然亭步道、錐麓古道西段和牧水山山區,設立27個計數樣區和3個抽取樣區,並整理過去植群調查的資料共149個樣區進行分析。樣區資料經降趨對應分析和雙向種指標分析後可分為二種林型: 1)青剛櫟群叢,以青剛櫟為特徵種,常與太魯閣櫟、臺灣肉桂、阿里山千金榆、白雞油和九芎混生,屬於下部山地半常綠闊葉林下的林型;2)茄冬-大葉楠群叢,以茄冬為特徵種,與第1型海拔分布相近但偏潮濕、鬱閉的演替後期林型,常以大葉楠、鵝掌柴及茄苳為優勢的林分。青剛櫟主要出現在第(1)種林型。環境因子的統計分析顯示,青剛櫟樣區在海拔、土壤含石率、地形位置等因子上與其他樣區有顯著差異。此外,廣義加成模型的分析結果指出海拔、溫量指數是預測青剛櫟出現與否的潛在因素,透過機率圖的繪製顯示,西寶以北的陶塞溪、小瓦黑爾溪和大沙溪流域,及天祥以西的立霧溪、塔次基里溪流域有較高的青剛櫟出現機率。
一、重要發現
1.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青剛櫟僅分布在海拔約1600 m以下,主要出現在海拔500~1000 m的山區。族群數量在峽谷內有明顯多於峽谷外的趨勢,與太魯閣櫟、太魯閣胡頹子、阿里山千金榆等物種有相似的分布格局,顯示峽谷內、外有不同環境特性和植被歷史的可能。
2. 青剛櫟樣區在海拔、土壤含石率、地形位置等因子上,與其他樣區有顯著差異。樣區出現青剛櫟與否在海拔500 m以下和1000~1600 m之間與海拔梯度有顯著的相關性;海拔500~1000 m之間,主要出現在土壤含石率偏高的生育地(平均61.6%);海拔1000 ~1600 m之間則與地形位置有顯著的相關性,以中坡至山脊為主要的生育地。
3. 青剛櫟主要出現在以青剛櫟為特徵種的林型,常與太魯閣櫟、臺灣肉桂、阿里山千金榆、黃連木、白雞油和九芎混生的下部山地半常綠闊葉林。
4. 廣義加成模型的分析結果指出,海拔和溫量指數是預測青剛櫟出現與否的潛在因子,透過機率圖的繪製顯示,青剛櫟在天祥以北的大沙溪、陶塞溪和小瓦黑爾溪流域,及以西的立霧溪流域有較高的出現機率。
二、建議事項
1. (中長期建議)立霧溪流域櫟實種類眾多,植被以櫟林帶的常綠闊葉林為主,黑熊在立霧溪流域是否仍以青剛櫟為主要的取食對象,可藉由殼斗科植物的全面性分布研究,推測出黑熊最可能出現的潛在區域和取食對象。
2. (立即可執行之建議)陶塞溪流域海拔500 m以上的面積和青剛櫟出現的機率都比較高,除了人車的干擾較少之外,可及性、舒適性和日後的研究潛力亦佳,可能是臺灣黑熊研究的適當區域,可考慮在適當地點建立研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