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0 ℃
  • 降雨:30%

臺灣水鹿跨域整合研究 (一)

  • 發布日期:102-03-04
  • 瀏覽數:1590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王穎 朱有田 顏士清 張郁琦 廖昱銓
一、研究緣起
臺灣水鹿(Formosan sambar, Rusa unicolor swinhoii)是臺灣特有亞種,且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過去族群數量曾因棲地破碎化與狩獵壓力影響而一度銳減,直到近年來才逐漸回昇,因此我們欲檢測其是否曾遭逢瓶頸效應或產生族群間遺傳分化;此外,為建立將來對臺灣野生水鹿族群的經營管理方針,必須瞭解野生水鹿的棲地選擇方式,藉由棲地選擇研究,可讓物種層級的保育策略與棲地層級的保育策略接軌。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在空間使用與棲地選擇研究的部分,我們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奇萊山區以GPS項圈發報器對水鹿進行追蹤,2012年共回收13隻個體的追蹤定位資料,藉定位資料分析水鹿的日位移距離、活動範圍,以及使用的環境類型、海拔,並探討其對不同坡向、坡度與太陽輻射量是否有所偏好。
在陶塞溪流域與南湖山區,我們架設了12台數位自動相機,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監測此區的動物相與動物相對豐度,並比較不同海拔梯度與不同季節間的動物相對豐度變化。
2012年對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臺灣水鹿遺傳結構分析,主要著重北區(南湖陶塞線與陶塞溪中下游)及西南區(奇萊、磐石)水鹿遺傳樣本分析。目前已蒐集分析出362粒線體D-loop DNA全長序列,包括奇萊山區、磐石山區 、南湖大山陶塞線與陶塞溪中下游。除此之外為了與臺灣其他地區水鹿進行遺傳歧異度分析,我們亦蒐集分析雪霸國家公園翠池與志樂溪流域、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雙龍林道與雙龍治茆山、玉山新康與三叉山、大武山等山區樣本。
三、重要發現
水鹿平均日位移距離約為200-500 m,最大可超過6 km。以95% MCP (minimum convex polygon)估算活動範圍,發現最大者可達1,584 ha,雄鹿平均活動範圍(691±504 ha)大於雌鹿(385±298 ha)。並發現箭竹灌叢與草生地是水鹿最喜好的環境類型,每隻個體均會依季節遷徙於中海拔與高海拔的棲地,水鹿主要使用坡度15-40度的環境,對於不同的坡向與太陽輻射量則未表現出有一致的偏好。
於陶塞溪流域與南湖山區回收11台數位自動相機的資料,相機共工作73,500.5 h。結果顯示數量最豐富的物種為山羌(OI=44.54),水鹿次之(OI=9.24)。1500-2000 m海拔梯度的動物種類與相對豐度都高於其他三個海拔更高的區段。並發現本區的山羌、野豬、獼猴可能都有季節性遷徙行為。
粒線體DNA序列遺傳多樣性分析方面,D-loop單套型目前共發現30個序列單套型(haplotype)。以太魯閣國家公園與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多樣性較高,但需考量無法排除因樣本收集量不同而導致的誤差。重要的發現是太魯閣陶塞溪中下游流域、雪霸國家公園翠池與及志樂溪所擁有6個單套型其核苷酸取代特徵與臺灣其他地區明顯不同。經親緣關係分析、bootstrap顯著性分析與分化指數(FST),將臺灣水鹿分成兩大遺傳類群。陶塞溪中下游與雪霸國家公園翠池與志樂溪形成一主要類群,這一類群稱為陶塞溪中下游類群;而南湖陶塞線、奇萊山區、磐石山區、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大武山水鹿形成另一類群,這個類群稱為中央山脈主要類群。經由分子鐘的計算,這兩類群分歧時間為58,000至118,000年,大約落在臺灣的前次冰河期。Nested clade analysis的分析結果也顯示地理距離的隔離,是造成臺灣水鹿遺傳分化因素之一。而根據此研究的發現,今後臺灣水鹿的保育策略所採用之保育強度與運用策略,可將各保護區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列入考量,而非一致相同。另外,開發利用解析度更高的遺傳標記去進行不同地區的族群遺傳管理,可能是急迫需要進行的。
四、主要建議意見
立即可行之建議
主辦機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協辦機關:無
對於水鹿的追蹤應持續進行,增加樣本數與追蹤時間,使研究成果更具可信度以作為保育參考,並有利於把成果發表至國際期刊,宣傳太魯閣國家公園之保育研究成果。
長期性建議
主辦機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臺灣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系
由於新式數位相機的長時間工作能力極強,陶塞橫斷或其他路程遙遠地區,可由巡山員架設相機作監測,半年至一年後回收一次即可。
為何獨特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陶塞中下游水鹿類群會存在,其形成原因與自然環境、地理環境及氣候變遷之關係必須加以研究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