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30%

太魯閣國家公園中低海拔生態環境變遷之研究

  • 發布日期:99-03-25
  • 瀏覽數:1269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徐國士、陳紫娥、陳添財、姜聖華、李莉莉、胡斐媛
關鍵詞:中低海拔、生態變遷、環境監測、土地資源變遷、資料庫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高山峽谷與豐富的生態環境特色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自然資產,是以常為國人進行自然探知、環境教育與遊憩休閒的場域。然而藉由人類的系列活動,包括道路的開闢、高冷蔬果的種植以及人造結構物的興建等,大大的改變山地區域的生態環境。
  鑑於瞭解中部橫貫公路興建後帶動之各項產業活動所引起的生態環境變化、徵收後土地之植生恢復情形,與土地變遷等狀況,本計畫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沿中橫公路兩側,自華祿溪橋(海拔1,300m)以下至太魯閣閣口之中低海拔植物群落與人為土地利用為調查對象,以不同時期的遙測影像分析與現場調查,瞭解此區自然環境變遷經過及其歷史背景,建立歷年土地變異情況資料庫,以為國家公園管理處經營管理之策略參考。
二、研究方法
  本計畫以文獻回顧與資料蒐集、遙測影像之校正與分析、樣區調查、植物群落調查等為主,居民訪問資料為輔。
三、重要發現
  研究顯示土地資源的利用是與地貌條件及交通易達性有密切相關,開發區概以公路兩側及鄰近地區之平緩階地,如蓮花池、梅園、竹村、西寶等。太管處歷年來陸續自退輔會(花蓮農場)撥用、收購土地,目前已認購土地約180ha,其中以天祥段所購之面積最大,次為大禮段、文山段等。此有計畫性的收回開發土地,積極採取保育措施對國家公園之經營管理助益頗大。    研究區內土地利用主要分為農耕與遊憩兩類,使用分區為特別景觀區、遊憩區與ㄧ般管制區三類,公路沿線天祥以上始有農業活動,主要農作為蔬果類,包括水蜜桃、水梨、青椒、蕃茄、高麗菜。 以1980、1986、1998年與2003年四年期影像分析開發情況發現,研究區25年間的總利用面積,由498.91ha至364.12ha,整體而言為減少,應與廢耕、太管處致力於園區內逐年收購已被放領的土地有關。
  研究區內海拔約800m以下為榕楠林帶,濱海及低海拔溪谷兩側的生育地以茄苳亞群叢為代表;內陸或較高海拔的生育地以樹杞-大葉楠群叢為代表;陡坡或山脊處常有乾性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或接近地中海型氣候的山地常綠硬葉林,以疏果海桐-青剛櫟群叢為代表,植群的優勢種為青剛櫟、太魯閣櫟和阿里山千金榆。峽谷地區較特殊的植群當屬崖壁石隙植被,長期停留在演替初期的植群類型,以車桑子-台灣蘆竹型為代表。相對於上述演替較後期,組成及結構較穩定的典型植群而言,立霧溪中、低海拔地區有相當大面積的次生植被,主要有次生林和草地兩大類型。
四、主要建議事項
  國家公園區域內土地資源之管理除依據國家公園計畫書之分區管制外,有鑑於國家公園保育之宗旨,對區內土地之監測管理成為重要的工作,尤其近年來資料數位化之發展、網路之便利與地理資訊系統(GIS)之運用,令國家公園之監測工作比過去以往便捷、快速與精確。本計畫藉由過去之航照判讀與現場調查建立土地利用變遷資料庫,使國家公園對土地管理有資料可資依循,並對太管處已收購土地,提出進行持續性監測與適宜區位規劃解說教育場地之建議,以供太管處爾後發展與規劃參考。
立即可行建議:
議題一 :適宜區位規劃解說教育場地 主辦課室:解說課 協辦課室:無
說 明: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中、低海拔較具開發利用的土地,基於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與多樣化,太管處經營管理策略乃將已利用土地逐步收購,朝向以逐步演替方式導向接近自然的生態林,這些地區部分為敏感地,部分為易達性較高、敏感度低的區域,如蓮花池,建議經基礎環境調查無安全之虞地區規劃為生態解說的教育場域,以發展生態旅遊共創人與環境共生的和諧模式。
議題二 :長期生態環境監測規劃 主辦課室:保育課 協辦課室:無
說 明:研究區內目前面臨最重要的威脅是銀合歡族群的擴張,在閣口至布洛灣之間尤其嚴重,許多地方甚至已經形成林分的優勢,應長期監測其族群的變化,以全盤掌控園區內植群演替與土地資源。長期之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一方面能全方位掌握園區內之土地資源使用,避免土地資源之惡化與擴大化;另一方面對園區內植被或已收購土地植被復舊情況也能透過監測計畫獲得其變化過程,再者透過監測亦能密切注意部份入侵性植物的擴展動向,以防止其進一步入侵。
中長期可行建議:
議題一 :土地資源管理 主辦課室:企劃課 協辦課室:無
說 明:持續採取徵收、獎勵與限制利用之措施,以令土地資源做最適化利用。對園區內已被開發的土地資源在認定其為生態環境敏感區者,如坡度陡峭、蝕溝嚴重區,建議透過徵收或限制高密度利用方式改善當地環境條件,或以還地於林之獎勵造林方式,令土地資源得以休養生息;而對脆弱的地質環境地區、依法不得開發利用區則嚴格禁止使用。
議題二 :植被恢復 主辦課室:保育課 協辦課室:無
說 明:國家公園內如欲對破壞地復舊,除極少區域因於遊憩區內或其他景觀之目的需以植栽方式辦理外,自然區域宜以自然演替法則進行,輔以人工除草、切蔓之撫育方式以加速其演替。 議題三 :外來種之防制 主辦課室:企劃課、保育課 協辦課室:無
說 明:遊憩區以外之自然區域應避免使用外來種,對侵入性強的外來種應加以分類,嚴格限制遷入國家公園內。園區內銀合歡之入侵將逐漸替代原生物種而使自然生態發生變化,有必要性砍除。

ABSTRACT

Keywords: Mountain region; Ecosystem chang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nd resources change; Data base

Due to its uniqueness in geology and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e high mountain region in Taiwan preserves diverse ecosystems. Nonetheless, human activities in road construction, farming, and man-made structures have accelerated the alt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below 1,300m from sea level.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land resources in the mountain region of the Taroko National Park over a period of time by employing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developed areas. As revealed by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during the years of 1980, 1986, 1998, and 2003, land resources in the developed area have declined steadily, likely due to the buy-back of land-use right.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lands is strongly related to geomorphology and accessibility. The developed areas are mostly along and near the roads, among which the terrace of Sibao, Lianhua Pond are the most developed. The Taroko National Park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1986 to have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s under control, and to build up a long term monitoring system for national parks in general on destructive l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are made as follows:
  Short term: 1. Set-up of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site at Lianhua Pond. 2.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Long term: 1.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2. Vegetative recovery. 3. Denizen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