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0 ℃
  • 降雨:30%

代表性生態系經營管理之霧林帶指標物種棲地問題計畫(二) ─ 鳥類於不同棲地環境的生存適應

  • 發布日期:100-02-11
  • 瀏覽數:1100
研究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
作者
許育誠、徐中琪
一、研究緣起
  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除海拔落差極大外,區內的中海拔地區除保留有大面積的天然林外,也有許多不同開發程度的農業用地。多類棲地環境使本區成為探討各種棲地類型對生物影響的適合場域。對於需要媒介傳播的疾病而言,不同海拔高度可能藉由限制病媒生物的分佈而在動物中有不同的盛行率;土地的使用類型也可能產生適合不同病媒生物或病原菌的環境。本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海拔霧林帶為中心,探討海拔高度、農業活動等因子對於鳥類疾病感受性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我們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進行鳥類繫放,收集鳥類的組織樣本,並從中萃取DNA。再利用對血液寄生蟲DNA具專一性的引子,增幅其粒線體DNA片段,以判斷所採得的鳥類血液樣本中,是否感染血液寄生蟲。同時定序部分血液寄生蟲樣本的DNA序列,建構其親源關係樹。分析在不同鳥種、海拔高度、採集季節、棲地環境中,鳥類血液寄生蟲的盛行率。
三、重要發現
  本研究發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鳥類血液寄生蟲的盛行率,整體的感染率達30.96 %。春夏季的感染率高於冬季。高海拔地區的盛行率較中、低海拔低,分布侷限在海拔較高的種類(包括酒紅朱雀、深山鶯、台灣噪眉、灰頭花翼等)都未檢測出感染血液寄生蟲。不同棲地類型(包括森林、廢棄農礦地和農耕地等)的鳥類,感染的程度沒有差異,但在農田中捕獲得個體感染血液寄生蟲的機率較高。畫眉科鳥類血液寄生蟲的感染率特別高,其中冠羽畫眉的感染率甚至高達88.46 %。活動環境高度重疊的山紅頭和粉紅鸚嘴,二者在血液寄生蟲的感染率有顯著的差異。血液寄生蟲序列分析的結果,共篩選出血液變形蟲(Haemoproteus)、瘧原蟲(Plasmodium)和住白細胞原蟲(Leucocytozoon)等三種血液寄生蟲,血液寄生蟲的遺傳多樣性很高,但各基因單型在不同鳥種間共享的情況並不普遍。未來若能在台灣其他地區進行山區鳥類的血液寄生蟲篩檢,將有助於瞭解此在鳥類普遍的傳染性疾病在台灣全島的流行狀況。
四、主要建議事項
  根據本年度研究成果及研究過程中的發現和心得,提出以下二項建議:(一)持續進行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鳥類血液寄生蟲的後續研究、(二) 進行太魯閣國家公園鳥類的長期繫放。
建議一:立即可行之建議
持續進行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鳥類血液寄生蟲的後續研究
主辦機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本研究發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中,血液寄生蟲的遺傳多樣性極高。後續若能進行禽瘧疾寄生蟲的親源關係研究,瞭解不同基因單型的寄生蟲是否對宿主具有物種專一性、各種血液寄生蟲在園區內的盛行率是否有差異、探討禽瘧疾在園區內的擴散情形等。結果不僅具有保育醫學上的重要性,在生物多樣性和親源地理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除了在國家公園園區內的調查外,若能在園區外也進行相同的調查研究,將有助於瞭解本研究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所發現的現象是否為台灣地區的普遍現象。
建議二:長期性建議
進行太魯閣國家公園鳥類的長期繫放: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藉由繫放可以瞭解鳥類的遷移路徑和時間、族群數量的長期變動、觀察個體的行為、收集鳥類的生理資料(包括形值、遺傳樣本、寄生蟲)等,是鳥類研究的一項重要工作。長期且固定努力量的鳥類繫放資料,更是目前探討氣候變遷對生物影響的重要資料來源。建議未來能持續在太魯閣地區進行鳥類繫放工作,同時在高、中、低海拔地區都展開固定努力量的長期繫放工作,收集園區不同海拔高度的鳥類繫放資料。這些資料將更能增進對園區鳥類多樣性的瞭解,並提供各項鳥類研究所需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