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6 ℃
  • 降雨:10%

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二)

  • 發布日期:99-05-06
  • 瀏覽數:1660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劉益昌、鍾國風
一、研究緣起
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面向,早年均關注於以太魯閣族文化變遷為核心的當代族群歷史發展,近年起才開始進行立霧溪流域歷史初期至史前晚階段人群活動的研究工作。96-7年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研究成果,已初步建立立霧溪流域以金產業為核心的台灣史前晚階段至歷史時期的文化發展體系,以及歷史初期族群間的互動關係。98年「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二)」擬在過去二期的研究基礎之下,對內進行立霧溪流域更上游高位河階地的考古調查工作,以理解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人群的拓殖時序與空間領域,及其於歷史初期與太魯閣族東遷過程的推移關係,以期完成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的整體論述。對外則進行跨區域性的綜合性比較分析,以崇德遺址墓葬出土的灰黑陶陪葬品為核心,研究範疇擴及史前晚階段金屬器時期,台灣本島灰黑陶文化體系的時空分布脈絡。綜合提出史前金屬器時期至歷史初期的立霧溪流域考古研究論述,提供未來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永續經營之文本。
二、研究方法及議題設定
研究方法將以1.文獻蒐集與回顧;2.考古學田野調查;3.出土資料整理與分析;4.新發表文獻收集與分析;5.田野與文獻資料彙整;6.報告撰述等步驟進行。研究議題則立基於96-7年度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二大面向:1.金屬器中晚期階段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的人群拓殖立霧溪流域的時序與空間領域,歷史初期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的人群與東遷的太魯閣族之間的推移過程;2.以崇德遺址墓葬出土的灰黑陶陪葬品為核心,初探金屬器時期灰黑陶文化體系。
三、重要發現
從研究議題延伸,重要的發現有二大部分,第一:透過96-7年的考古研究資料分析,以及本次著重於西寶遺址以西太魯閣舊社址的考古學調查工作,確認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的人群,於金屬器中期早階段距今約1166-1538 B.P.年之間,人群開始在河口崇德一帶密集地活動,進行冶鐵並伴隨淘採沙金、冶鍛黃金等活動,此外也進行境外的區間貿易活動。約至金屬器中期的中晚階段,距今約900B.P.上下,人群開始沿著立霧溪流域高位河階地往上溯到中游的普洛灣遺址一帶。距今700B.P.上下活動範圍則已達陶塞溪上游的陶塞遺址。更晚期約400B.P.上下,也在鄰近陶塞下方的山里遺址建立小型居址。時至歷史初期活動領域也已擴及立霧溪上游卡拉寶、甚或托博闊一帶。晚至距今300B.P.上下,位於西部南投縣仁愛鄉的太魯閣族開始往東拓殖,開始與原居於立霧溪流域尋金拓殖的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人群形成空間領域上的推移現象,結果普洛灣類型人群在長達1000年所拓殖的立霧溪流域生活空間,逐步完全地被太魯閣族所替代。
第二:97年崇德遺址西側探坑出土家屋墓葬遺跡,伴隨出土典型器表拋光且帶繁複圈印、刺點紋飾的灰黑陶陪葬品,從此灰黑陶出土的層位與陶器質地來源分析結果,均顯示灰黑色陶器的產地來源非產於遺址本身,陶器摻和料帶有濃厚的火成岩類,研判陶土來源與本島的海岸山脈或是外域的南方島嶼相關。此類型灰黑陶器因人群拓殖新領域而被攜帶,當時人群即為尋找沙金資源來到立霧溪河口,於河口兩岸建立長期殖民地,一方面持續性地往河流中上游拓殖領域,一方面於東岸進行區間貿易。從灰黑色陶器出土的時空脈絡討論其社會文化性,我們可以看到花岡山、崇德、十三行等遺址,作為主要陪葬品的灰黑色陶器,其「物」的生命史儼然並非做為生活炊煮容器使用類別,而是伴隨人群移動攜帶的重要物品,生前作為個人或是氏族移動的文化象徵,以及群體之間文化特徵區辨的印記,最後則跟隨進入個人墓葬的祖靈世界。最後從灰黑陶的流行年代排序,研判於金屬器早期,灰黑陶已開始進入台灣島嶼,廣泛流行於距今約1200-800B.P.的金屬器中期。此時期也是整個台灣史前文化晚階段在歷經大航海時代之前的一波文化接觸的大變動,也是外來物質文化大量且結構性地進入史前原住民社會的一個時期。從灰黑色陶器分布的時空關係,揭諸一個我們關於當時社會群體內部之間社會文化面向的思考,以及外部之間物質文化的變動關係。
四、主要建議意見
(一)建議一:立即可行建議
1. 持續進行此一主題之後續研究
進一步針對立霧溪上游太魯閣托博闊舊社址、洛韶為核心的舊社群址進行調查研究,以理解普洛灣類型人群於立霧溪流域全境的活動狀態,以及歷史初期太魯閣族東遷過程中,不同族群屬性與生業型態的兩群人之間生活領域空間的推移過程。
2. 出版立霧溪流域歷年考古研究總報告書
集結出版「立霧溪流域歷年考古研究總報告書」,以完整呈現國家公園長年致力於人文史蹟之研究成果。以黃金資源為核心的立霧溪流域考古研究總報告書的出版,可作為下一階段國家公園針對立霧溪流域人文史蹟社會教育應用的關鍵性材料。
3. 出版以立霧溪流域黃金史為文本的歷史小說
順應「立霧溪流域考古研究總報告書」出版,針對下一階段社會教育應用層面,建議以立霧溪流域為場域,將歷年來研究所得集合改編成為一部「台灣史前人類追尋立霧溪流域黃金的歷史小說」,使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史向上延伸至一千多年前的史前時期,而這個過程與歷史場景實又涉及到這一千來年立霧溪流域普洛灣類型人群與太魯閣族東遷過程中的推移過程,述說整個立霧溪流域豐富的人文歷史,是一部精彩可期的史詩文本。
4. 遺址的列冊與指定保護
針對本次調查記錄之遺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進行列冊,並指定崇德遺址之局部區域與普洛灣遺址為花蓮縣定遺址,用以保護此一難得之文化資產。
5. 遺址的後續維護管理
請縣政府與國家公園針對遺址所在區域,維持其應有之狀態,避免過度開發,如於國家公園內山區之遺址,應注意遺址所在土地收回後,回復植生所造成之不可逆影響。
(二)建議二:中長期建議
1. 國家公園內的史蹟劃設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未來應於通盤檢討時,將國家公園區域範圍內已知之考古遺址,劃設為史蹟保存區,用以說明太魯閣區域人類活動史之早期特色,同時增加太魯閣國家公園於世界文化遺產中人文史蹟之重要性。
2. 特展空間與考古現地展示館
基於立霧溪流域人類追尋黃金歷史的研究成果,應進一步選擇崇德遺址或普洛灣遺址,設立立霧溪流域黃金史的現地常設展示或特展空間,並於戶外設立考古現地展示館,出版相關文本小說、繪本等。策展空間除紙本文宣品,也可搭配相關文化產品,製播整個考古研究成果的紀錄片。此外,透過解說教育課程訓練,進一步引領遊客進入整個空間場域,體驗立霧溪流域豐富的人文史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