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0 ℃
  • 降雨:30%

代表性生態系經營管理-合歡山高海拔生態系長期研究計畫第一期

  • 發布日期:99-05-04
  • 瀏覽數:1043
研究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
作者
吳海音、楊遠波、施金德
一、研究緣起
玉山箭竹(Yushania niitakayamensis)木質草原與冷杉林(Abies kawakamii)鑲嵌的合歡山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生態系的代表區域,草食獸的啃食作用有影響高山生態系養分循環及植物群落演替的潛力。草食動物族群的消長,及其對稀有及瀕危植物與生態系的影響,是在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下經營管理生態系時重要的資訊。本研究以草食性哺乳動物的啃食作用為焦點,規劃與建構高山生態系的長期生態研究。在第一期計畫中蒐集與整理相關資訊,建立太魯閣國家公園稀有及瀕危植物名錄,並探查草食獸在合歡山與鄰近山區的存在狀況,作為後續評估草食獸對植物存續之衝擊,及建構高山生態系研究架構的基礎。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在對稀有及瀕危植物的調查上,以台灣植物紅皮書中的稀有及瀕危植物名錄為基礎,整理與比對相關文獻及標本館中的植物採集記錄,以建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稀有及瀕危植物名錄,配合現場調查及對缺少採集記錄地區的補充調查,以蒐集評估植種稀有等級所需的相關資訊,並繪製各稀有及瀕危植種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分佈區域圖。
在對草食獸的調查上,利用籠具、餌站及排遺堆找尋等方式,探尋合歡及奇萊山區高山田鼠(Microtus kikuchii)與共域偶蹄動物的分布,作為選取長期研究與監測樣區的參考。並在合歡山區小風口與合歡東峰兩處各劃設四個樣區(風-1~風-4與雪-1~雪-14)進行小型哺乳動物、排遺與植被調查。
三、重要發現
台灣植物紅皮書所列舉的稀有及瀕危植物中,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有紀錄的共計有 84 科 175 屬 263 種,約佔台灣植物紅皮書中的 1/3,其中易受害者 22 種,接近威脅者有 43 種,瀕臨滅絕者有 2種,嚴重瀕臨絕滅者有 11 種,另有 187 種的稀有等級未定。與中國及琉球地區相關種群相較,太魯閣國家公園稀有及瀕危植物的組成與中國大陸較相似。本年度野外調查共記錄到86 筆稀有及瀕危植物,而對合歡山區的初步調查共記錄到 18 種的稀有及瀕危植物。
對草食獸的調查結果顯示,高山田鼠的捕獲量與排遺量間無一致的關係,兩者與植被高度及覆蓋度的關係也不明確。此外,高山田鼠的捕獲率在草地與林緣間無固定偏向,但在以高山芒(Miscanthus transmorrisonensis)為優勢種處的捕獲率較低。水鹿(Rusa unicolor)活動頻繁處,高山田鼠的活動跡象少,但獵捕鼠類之食肉目動物的排遺量卻高。
四、主要建議事項
根據研究結果,對太魯閣國家公園高山生態系的長期研究規劃與經營管理,提出下列具體建議。
立即可行之建議
主辦機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國內相關學術研究機構
持續對缺乏過往資料的地區進行調查,對分布地點侷限或數量稀少的特定植種,加強分布調查與族群存續分析,至各標本館蒐集資料,以評估各植種的稀有性與規劃保育措施,建立稀有及瀕危植物資料庫。持續進行高山生態系中啃食作用的相關研究,舉辦學術研究及經營管理的討論與交流活動,以協助建構長期生態研究網絡。
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
協辦機關:國內自然資源管理相關部門
針對各國家公園高山地區水鹿數量多或少的地區,進行整合研究與長期監測的系統,協助制定適應性經營的管理策略,避免對物種與生態系造成不可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