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60%

太魯閣國家公園人口變遷與經濟活動研究

  • 發布日期:99-03-17
  • 瀏覽數:1373
研究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作者
林恩顯、林顯宗、黃維憲、薛淑美
太魯閣地區早期是泰雅族太魯閣群、陶塞群之聚居地,日本據臺以前,種族繁衍,以耕種、狩獵為 生,自給自足。泰雅族人生性悍,日本據臺之後,光緒22年(明治29年、西元1896年),太魯閣社人襲擊日 本花蓮港守備隊、新城監視哨,光緒23年(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日軍進攻太魯閣各社,結果因日軍損傷過多而停止進攻。後日本又派遣腦丁入太魯閣山區採取樟腦,此時太魯閣人因感日人侵犯其生存空 間,而時有殺害腦丁之事,使日人對太魯閣番(此乃當時日本政府對太魯閣群泰雅族人之稱呼)感到十分頭痛,民國3年(大正3年、西元1914年)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討伐行動,始控制太魯閣番地。  民國7年(大正7年、西元1918年)便開始勸導山地居民遷居平地,以便於管理。此時移居平地者漸多, 留居山地者仍以傳統生活方式維生,此乃太魯閣區域在人口上的一大轉變,人口的基本結構發生了變 化,是為人口的第一次變遷期;而在經濟活動上,泰雅族人除與平地人交換小部分的生活用品外(如鹽、 鍋、器、彈藥等)其餘仍維持其原始的生產方式,即以狩獵、耕種為主,無太大的變化。民國22年(昭和8 年、西元1933年)十一月一日日本在台政府發表「臺灣原住民集團移住十年計劃」,開始強迫山地居民遷 徙下山,使得太魯閣地區的人口嚴重流失,傳統經濟活動漸漸減少,代之而起的是礦產的探勘與開發, 以及部分經濟林產的開發等,此乃太魯閣地區在人口上的第二次變遷期,經濟上的第一次轉變期。  光復後,太魯閣地區人口僅餘大禮、大同及太魯閣口附近之少部分人仍固守著其故居,及其傳統的 生活方式。民國四十五年,中部橫貫公路開工興建,施工期間沿途闢地,設立了西寶農場,中橫公路完 工之後,部分農民便留居當地,成為西寶農場的場員,為此地注入新血輪,改變了當地泰雅族人居住的 單純居民結構,是為太魯閣地區在人口結構上的第三次大變遷,而在經濟上由於農場場員的生產方式係 以耕種為生,不同於泰雅族人的狩獵、耕種並重的生活方式,且中橫開通後,此處搖身一變成為貫穿中 部的要道,在交通運輸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固而其經濟活動逐漸變的多樣化,是為經濟活動上的第二 次大轉變。  此後此區的人口與經濟皆因政府政策之故而時有變化,民國五十七年以後陸續有行政院退輔會森林 開發處在此地區施行伐木並有礦地出租, 開採大理石、石灰石等事業, 民國六十八年政府輔導大同、大禮之原住民遷居至太魯閣口一帶,居民人口數銳減,太魯閣地區的人口組成產生變化,而由於礦藏豐富, 引起部分業者礦藏的興趣,紛紛在此地展開探勘、開礦因此帶動經濟上不斷地變化,直至太魯閣國家公 園管理處正式成立以後此地的經濟活動才因國家公園法的規範漸趨平靜,步入保育、休憩為重的時帶。  民國七十五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民國七十六年,立霧溪事業區便停止伐木作業,所有 破壞生態環境的經濟活動被列入規範管理的範圍中,逐步禁止,太魯閣地區邁入一個新的保育時代。本 研究既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地區之現況為重點,研究其人口組成與經濟活動,此外為明瞭此地區歷來之人 口與經濟之變遷, 以掌握其人口與經濟之成因,固對國家公園成立前之太魯閣地區的人口與經濟亦作兩 階段之分析,既分為光復前與光復後兩階段,期能對此區之人口與經濟的來龍去脈有一通盤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