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60%

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峽谷岩性及岩石成因之研究-片麻岩部份

  • 發布日期:99-03-17
  • 瀏覽數:1235
研究單位
中國地質學會
作者
王執明、謝玄聰
本工作之目地,是為研究峽谷中片麻岩的岩性及其成因。由偏光顯微鏡下的觀察,電子微探儀的礦 物化學分析及多次變質作用的證據,比對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之地質特性,在輔以同位素的定年資 料,進而探討形成片麻岩的構造運動及其地史。  本區的片麻岩可以依照原岩成因的不同而分為一、溪畔片麻岩;二、開南崗片麻岩。前者是由入侵 的火成岩體經變質而成的,外形上,不具有強烈之葉理,顏色灰白,結晶顆粒則由中粗到粗粒皆有;後 者是由沉積岩變質而成的,具有強烈的葉理,顏色由青灰到灰色,結晶顆粒的分布則粗、細皆有。顯微 鏡下的觀察發現釵h礦物都具有環帶狀現象(zoning),化學分析也顯示不同顏色的環帶有著不同的元素含 量,根據這些證據,歸納出這些片麻岩曾受過三次強度不同的變質作用,稱為M1,M2,M3。第一期變質是 屬於中低度變質相,溫度與壓力狀態較不明顯;第二期變質則屬於高度變質相,其中又有兩種可能的狀 態,當水壓等於全壓的狀態下,壓力則為3.5到7.3千巴,溫度則為620℃到725℃之間,當水壓等於0.6倍全 壓時,壓力為4.0∼8.3千巴,溫度則為670℃到750℃;第三期變質屬於低度變質相,壓力在4.1 到4.5之間, 溫度則由420℃到480℃。  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各地的地質分布與大南澳地區的化石證據、定年資料,可以推定出太魯閣的 歷史:在兩億多年前的印支運動後,中國東南大陸板塊開始侅裂,形成了邊緣海,及一塊微的陸板塊(以 下稱為大南澳古陸)。在低緯度的古陸周圍有大量的碳酸岩沉積,在邊緣海中則沉積了釵h半深海相的沉 積物。  在一億三千萬年前早期燕山運動作用,使大南澳古陸再度向中國東南古陸推進,將天祥海消滅掉, 存在大陸間的沉積物則被擠壓、變形,並且將釵h海洋板塊的超基性岩石推上了陸地。  在八千萬到九千萬年前的晚期燕山運動則造成了劇烈的火成活動,中國東南沿海及溪畔地區都有火 成入侵的證據。到了新生帶早期,南中國海板塊張裂並且將古台灣島、民多羅島及北巴拉望分離, 將古 台灣島推向北去,其他則向南推。  到了四百萬年前的蓬萊運動,菲律賓海板塊撞上了古台灣島,造山運動以及變質、變形作用,使得 中央山脈高聳,並且在地殼劇烈抬昇與河流下切迅速的作用下,太魯閣終於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