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4 ℃
  • 降雨:60%

太魯閣峽谷中石灰岩地帶之石灰華

  • 發布日期:99-03-02
  • 瀏覽數:2379
研究單位
日本九州大學化學系
作者
吉村和久
石灰華(Tufa)是在陸域上形成,由微晶質狀之碳酸鈣,以不甚緊密方式固結而成的碳酸鹽堆積物。一般而 言,石灰華是在石灰岩地域中的湧泉或河川、湖的溢流部位形成堤或瀑布狀;其斷面俱有多細孔狀,此 多細孔狀係由於藻類、植物等的根生長時所遺留的痕跡。然而常見的石灰華產狀是在河床上形成如流水 樣的流石(Flowstone)狀或畦石(Rim-stone)狀。碳酸鈣的沉澱原是一無機作用,但石灰華卻俱有受生物的光 合作用控制的明顯特徵,因此,石灰華之生成速度顯然的較鐘乳石形成速度快,而且由於生物作用的季 節性變化,石灰華俱有以1年為單位的條紋模樣(吉村等,1996a,Freytet&Plet;1996)。 石灰華普遍存在石灰岩地域,且在世界各地已有釵h發現其存在的報告 (Ford,1989;Pedley,1990;Ford&Pedley,1992;Pentecost,1993,1995)。在日本西南部的山口縣秋芳洞、福岡縣平尾台 、愛媛縣城川、沖繩縣Gizabanta海岸等地,已經有報告討論石灰華之產狀及其形成原因(吉村等,1996a)。在 山口縣之秋芳洞洞口的石灰華表層上有藍藻(cyano-bacteria)密著生,此藍藻因進行光合作用而加速石灰華 之形成。此種如藍藻等著生於石灰華之上的生物,因進行光合作用而加速行形成石灰華,已是明顯的事 實(吉村等,1996b;武邊等,1996)。 有關台灣的石灰岩地域中之石灰華,至今完全沒有其存在的相關紀錄,卻是九州大學探險部【太魯閣洞 窟學術調查計畫】之一部份。1996年3月於台灣太魯閣峽谷實施調查(井倉等,1996)之際,因在幾個地點上 可以確認有石灰華之存在,所以提出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