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1 ℃
  • 降雨:30%

陶塞溪流域中大型哺乳動物族群監測模式研究含梅園、竹村農地復育後野生動物族群評估

  • 發布日期:99-01-12
  • 瀏覽數:1200
研究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作者
陳怡君、王穎、廖家宏、葉建緯
一、研究緣起
太魯閣國家公園陶塞溪流域涵蓋南湖大山至迴頭彎,其間並有人類開墾之區域,生態環境複雜,然因地形崎嶇難行,迄今並未對其動物資源進行有系統的觀察。開墾區廢耕後,植被之改變與人為干擾減少對周邊動物之影響是管理者應瞭解之重要資訊。對具有指標性的中大型哺乳動物族群進行監測,此資訊有助於國家公園瞭解其保育經營政策之成效與擬定進一步政策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本研究對陶塞溪下游梅園至竹村一帶開墾區周邊設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以進行動物族群監測;竹村以上至南湖大山之間上游地區,沿陶塞溪岸進行穿越線調查,並設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以比較不同地區動物族群。
三、重要發現及主要建議意見
自2008年3月至10月止,在陶塞溪地區的穿越線調查,在陶塞溪流域共記錄台灣水鹿(Cervus unicolor swinhoei)、台灣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台灣野山羊(Naemorhedus swinhoei)、台灣獼猴(Macaca cyclopis)及台灣野豬(Sus scrofa taivanus)5種中大型動物。竹村以下至迴頭彎之間可發現除水鹿外的4種動物,各種動物痕跡以獼猴之單位出現頻度(痕跡數/公里)最高,山羌略次之,山羊最低;竹村以上至南湖大山之間上游地區約3公里沿岸可見上述5種動物,各種動物痕跡之單位出現頻度以山羊最高,水鹿次之,野豬最低。上游波浪溪至波浪山以及南湖大山至南峰兩調查路線各種動物痕跡以山羊最常見,波浪山未發現獼猴,南湖線則未發現山羌。
所設置之紅外線自動照相機在3至8月共拍攝49捲底片,拍攝照片張數為1149張,拍攝到動物張數為661張,扣除判定為重複拍攝以及無法判斷種類之照片,共紀錄到369張有效動物照片,有效拍攝時數為15649小時。分析拍攝結果發現可辨認動物種類為20種,其中哺乳動物有10種,前述5種中大型動物均有紀錄,鳥類則有10種。在中大型動物中以獼猴出現相對頻度(隻次/千小時)最高,山羌次之,再次為野豬,山羊及水鹿最低。中小型動物則以食蟹獴之相對頻度最高。
自動照相機拍攝結果顯示梅園周邊地區可發現山羌、野豬及獼猴等3種較常見動物,竹村廢耕復育地則比梅園多山羊1種,陶塞溪上游天然林中5種都有。獼猴的出現相對頻度由梅園區、竹村區至陶塞溪上游遞減;山羊的出現相對頻度由梅園區、竹村區至陶塞溪上游遞增;山羌與野豬在梅園出現相對頻度最高,陶塞溪上游次之,竹村最低。水鹿則只在陶塞溪上游出現。
立即可行建議:調查區內有零星狩獵活動進行。建議管理處可以針對陶塞溪上游狩獵現況立即加以瞭解,並由管理處積極輔導降低影響。
中長期建議:由管理處與研究單位對本地區進行長期的監測,以瞭解季節及逐年動物資源之變動,並且能觀察棲地復育之進展與動物利用復育農地之變化,以提供有效資訊,幫助於國家公園瞭解其保育經營政策之成效與擬定進一步政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