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0 ℃
  • 降雨:10%

太管處新書《合歡山史話》獲台灣文獻獎文獻書刊佳作

太管處出版發行的《合歡山史話》榮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09年度「文獻書刊-使用政府預算推廣性書刊類」佳作獎,這是太管處自107年出版發行的《峽谷山徑二十里-內太魯閣警備道路》獲得台灣文獻館文獻書刊佳作後,第二次奪得此獎殊榮。
  《合歡山史話》本書係太管處委託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踏查30餘年的文史工作者金尚德先生,透過實地田野調查及史料爬梳,將合歡山這座山頭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從歷史宏觀的角度娓娓道來,本書更同時將許多的經典史籍照片與縝密的證據論述一一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讀者閱讀本書的同時,不只能隨著作者的文筆一同遨遊在不同的年代,更有逐漸撥開雲霧見青天的酣暢感受。
  例如「合歡山」一詞,作者從早期道卡斯族的「合歡」族名開始切入,並提出清代嘉慶16年(1811年)的契約書,當時的人名就有「合歡毛毛」及「合番阿包」等姓名,並且配合早期山域名常使用番語或族名來命名,讓讀者可以理解,最早的「合歡山」應該是出自族語的一環,在文化轉換的過程中被圖紙紀錄下而保存。
  然而「合歡山」的地理位置並未因為圖紙紀錄或口語相傳而確定,因為根據作者提出的考據,最早於清代康熙24年(1685年)首任臺灣府知府蔣毓英主修的《臺灣府志》時,對「合歡山」的描述仍是一空泛的概念,該書內說明「合歡山在南日山西,此山出灘,流入淡水港。又北而雞籠鼻頭山。」文中的指涉的區域十分遼闊,僅能確定此山的位置約略在南起今日苗栗苑裡鎮、北迄淡水八里之間,此一地里位置直到清代統治結束,仍未臻明確。日本帝國總督府蕃務本署測量技師野呂寧在明治43年(1910年)發表於〈漢文版臺灣時報〉的「踏查合歡山」一文中有以下論述:「本島中央山脈有一峰,曰合歡山。夙為世人所知,未曾有實地踏查者,故莫悉蘊奧。」,足以證明,經過了2百多年,合歡山仍是一飄渺的山頭。
  而「合歡山」一詞為何如此重要,因為不論是日據時期還是後續國民政府時期,「合歡山」均有重要的軍事樞紐地位,除了中橫公路的統治及戰略用途,「合歡山」也曾經是全台唯一可以同時接收臺北、新竹、苗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各地電臺訊號的所在,因此,「合歡山」也曾經於山頂成立「中國廣播公司合歡山轉播站」,證明高山轉播站比平地轉播站更無死角,且可以肩負起將臺北發送的轉播網節目,轉播至全臺各地的重責大任。迄今,於合歡山北峰,仍遺留一座微波反射板,作為歷史的證據。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游登良表示,《合歡山史話》這本書,儼然就將合歡山的歷史,從深度及廣度切入,研究過程均有聘請專家學者從內容把關,並重視美學編排設計,目的是要讓曾經去過合歡山無數次的讀者,在讀完此書後,仍然有重新認識「合歡山」的全新感受。「合歡山」這座目前本園區內最熱門的老少咸宜的山域,雖交通便利僅2~3小時即可抵達,但光是第一次科學測量,就花了200多年,從提出概念到真正貫通中部橫貫公路,也花了50年,合歡山上所遺留下的歷史痕跡,無不道出合歡山區域的慢活,歡迎讀者持本書,能夠從歷史的角度感受合歡山的慢活與悠閒,並再次踏上合歡山,相信會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