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氣溫:22 ℃
  • 降雨:30%
太魯閣歷史人文
太魯閣歷史人文

根據文獻記載,太魯閣的山林交織著猶如蛛網般的古今道路系統,有原住民的獵徑、清領時期的北路、日治時代的合歡越嶺古道及臨海道、二戰後的蘇花公路、中橫公路、臺電施工道,以及國家公園的健行步道等,其中有的路早已隨著時空的流轉而隱沒於今日的地圖上。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最早的一條官方修築的路—北路,即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清政府著手開山撫番的工作,闢築北、中、南三路,其中的北路即今稱之為蘇花古道。北路北起蘇澳,南迄花蓮志學(昔稱吳全城),全長一百七十四公里,費時半年,清領時期北路的開通,開啟了漢人大量入墾花蓮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蘇澳、花蓮間修建橫越清水斷崖的臨海道路,二戰後,將原有臨海道路加以整修,改名為「蘇花公路」。不同時期的蘇花道見證著不同族群進入東臺灣的過往,以及花蓮地區的開發史。

1914年,日人為發動太魯閣戰役而闢築的「合歡越」,由花蓮的太魯閣至南投的霧社,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第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路,也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濫觴。1933年,為發展觀光著手修築「合歡聯絡道路」,1935年改名為「合歡越道路」,全程步行約需四天,是當時台灣熱門的登山健行步道;1940年,為了開發立霧溪的砂金與電力,開鑿發電道路(仙寰橋至溪畔)與產金道路(溪畔至塔比多),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終止,產金道路僅通車至合流。

而穿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中橫公路,堪稱是一條手工雕鑿而成的公路,也是台灣第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公路。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7月7日正式開工,每日動員5、6千人同時在不同的區段施工,期間經常受到颱風、地震與豪雨的威脅,時聞人員傷亡,工程及器材損毀,耗費四億三千萬元,費時三年九個月又十八天,終於在民國49年(西元1960年)5月9日全線通車,其主線東段起自太魯閣閣口,溯立霧溪而上,經長春祠、溪畔、靳珩橋至天祥,再沿大沙溪左岸至文山迂迴山腰,經西寶、洛韶、古白楊、慈恩、碧綠、關原、大禹嶺至東勢,是目前太魯閣國家公園之主要道路,這一條血淚交織的公路,讓世人得以一窺太魯閣磅礡靈秀的美景。

太魯閣住民
太魯閣住民

人類究竟在何時進駐立霧溪流域?截至目前的考古調查研究,推測約公元前後,一群具有麒麟、卑南文化混合相的人進入立霧溪口的富世階地(富世遺址),生活其間,成為太魯閣第一批住民。隨後是一群使用印紋陶器的普洛灣類型十三行文化人,即太魯閣人口碑中的Mak-quolin人,約在一千二百年前後進入立霧溪中、下游一帶居住,布洛灣、西拉岸、巴達岡、梅園、竹村及西寶等處皆有發現此一時期的遺址。而大約在十七世紀左右,原居濁水溪上游的賽德克群的太魯閣人、陶塞人,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東遷進入立霧溪流域,將Mak-quolin人驅離,從此定居太魯閣山林,繁衍族群。

民國四○年代末期,隨著中橫公路的開通,許多築路人紛紛定居富世、梅園、竹村、蓮花池、西寶、大禹嶺及智遠莊等地,成為新一代的太魯閣住民,然而民國七○年代末期,隨著歲月流逝,許多築路人步入老年,無力農耕,紛紛遷居平地。而傳統太魯閣社會的男子擅於狩獵,女子則以專精紡織而著稱。親族制度實行父子繼承,嫁娶婚的核心家庭生活。

傳統生計方式以山田焚墾為主,狩獵、採集及漁撈為輔;傳統的農耕是採行輪休式的山田燒墾,主要農作物以小米為主。狩獵是僅次於農耕的生產方式,專屬於男性的工作,不准女性參與及碰觸獵具。傳統的工藝則以女子的紡織,男子的藤編最具特色。昔日女子的紡織技藝十分發達,因為人的一生,從出生到終老時所需的布,都仰賴女人織成,因此女性的社會地位繫於紡織技藝精湛與否;時至今日,織品仍為太魯閣社會中經常使用,如婚嫁時女方必備以作為嫁妝之用,或日常家居生活之用。

部落社會則由一至數個共祭團體(Gaya)所組成,宗教信仰以祖靈(Utux)崇拜為主,各種祭儀都與祖靈有關。善終者的靈魂是善靈,死於非命者的靈魂則是惡靈。其中,善靈是子孫的守護監督者,庇祐遵守祖訓「Gaya」的子孫,反之則必受責罰。同一個Gaya的成員,除了共同遵守Gaya的規範與習俗,也需共耕、共獵、共祭、共罪。

文面習俗在傳統文化上具有相當特殊意義,每個太魯閣族人約在七、八歲時,刺上額紋作為識別族群之用,約莫十四~十五歲時,男孩獵得第一個人頭(出草習俗禁止後,改採以獵得山豬),即可刺上頤紋,女孩則需嫻熟紡織技藝即可刺上頰紋,以表示男孩、女孩已長大成人,具備成家立業的資格。此外文面不僅具有美麗的表徵,更是離世時歸返祖靈地的護照,證明亡靈已通過嚴格的成年考驗,可獲准安然度過彩虹橋(Hakaw Utux意指靈魂之橋),與祖靈相聚。